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2日电(起钰婷 邹立杨)“长江泸州段全长136公里,长江水从泸州流入重庆,地理位置十分关键。”近日,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开源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泸州将进一步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泸州是长江出川的最后一道关口,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对此,泸州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确立了“山水绿色、宜居宜业、区域中心、中国酒城”的城市发展定位,积极构建绿色家园,分层次布局中心城区、县城、重点镇等山林水体。
近年来,泸州市始终牢固树立并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
2018年,泸州市主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305天、同比增加32天,空气质量创五年来最好水平,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九;全市7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历年来首次达100%,超额完成沱江流域水质改善任务,助力四川省水质改善幅度位列全国第一;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全市未发生一起重较大环境安全事故。
同时,泸州市积极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面构建绿色产业链体系。切实加强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织密织好生态环境监测网、持续强化联防联控、建立并完善应急响应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打各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坚决补齐环保基础设施短板、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王开源表示,下一步工作中,将以“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目标统领,把“筑牢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作为泸州生态建设的重大责任,持续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加强生态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设环保基础设施,为推动泸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绿色生态保障。
确保到2021年,泸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长江、沱江水质稳定保持在三类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土壤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可控,严守长江出川防线。(完)
“侨”见世界:2025侨文化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开幕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产学研联合倡议落地 五国学者共话中华文化出海之道 本网讯|6月28日,“‘侨’见世界:2025侨文化...(10041)人阅读时间:2025-07-01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江门非遗焕新出彩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江门非遗焕新出彩 今年6月14日是我国第20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连日来,江门...(20034)人阅读时间:2025-07-01亮眼!黄建南艺术数字文献系统工程暨从艺60周年作品展启幕
继6月21日举行“时代丰碑·笔墨维新——黄建南艺术数字文献系统工程预告暨《没骨山水》晚年变法大成之作深圳展”后, 著名艺...(10117)人阅读时间:2025-06-29广东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 聚集企业1.5万余家
中新网广州6月23日电 (记者 程景伟 郭军)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情况介绍会23日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白玉介绍,广东全省低空经济规模超千亿元,聚集了低空经济相...(4828)人阅读时间:2025-06-24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中新社重庆6月17日电 (张旭)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认证官17日晚在重庆颁发证书,标志一项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诞生:“魅力重庆”无人机灯光秀以11787架无人机组成的双编队飞行表演,成功挑战&ldqu...(5271)人阅读时间:2025-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