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福建省建瓯市玉山镇农户在家里利用互联网农业应用系统查看蔬菜、水果长势。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农业部近日发布消息,初步估算,去年我国农产品网络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占农产品销售额的3%。据农业部官员介绍,不仅是农业电子商务,“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也已取得初步成效。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随着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电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这些词汇正逐步走入乡间。
挤走中间环节
在安徽省蒙城县,村民张自兰填完资料,成为“云农场”的会员。“在网上买一瓶除草剂要便宜好几块钱。”张自兰加入“云农场”的理由很简单,但“云农场”的价值远不止于此。
张自兰选择网购,是经过仔细计算的:以前买一袋化肥要110块钱,现在只需要88块钱,一年下来,三四百亩种植地光是化肥钱就能省下不少。
“云农场”执行总裁、首席传播官田丰向本报介绍,“云农场”已有400余家企业的3500多个农资产品在线销售,服务的用户近百万,农户可直接在平台上以低于传统渠道15%—45%的价格,购买到正规厂家的产品。
互联网介入后,买卖中间环节被挤掉了。两个月前,内蒙古农户王贵成开始在阿里农产品销售平台上卖亚麻籽油,直接和买家沟通,让他获利颇丰。据统计,截至去年底,该平台的买家数量已达75万家,同比增长98%。
除了能卖好价格,卖的过程也变得容易许多。山东省巨野县农户张丰华返乡后承包了300亩土地。他说:“桃子成熟了,网上一点,直接放到云农场的‘丰收汇’出售,方便省心。”
新农人联合会会长毕慧芳向本报表示,缩短从农资到农户、从农田到餐桌的距离,是现代农业的一大特点。
吸附大量资源
王梅从一家大公司辞职,创办梅子淘源,做起了农产品O2O;廖均原本是证券经理,后来承包了100亩左右的土地,办起了“有机农场”……互联网像是安装在农田上的“磁铁”,将大量的人才、资金等资源不断吸附了过来。
山东省嘉祥县村民狄宣曾感叹,在农村,贷款不容易。后来,他用“云农宝”从银行获得了低息贷款。据悉,“云农宝”已累计向农民提供5000万元的低息贷款,产生了亿元以上经济效益。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向本报表示:“互联网起到连接作用。城市资金、人才要找出路,农村有巨大需求,互联网将二者相连,产生了很有前途的经济模式。”
除了为农业带来资源,互联网还深入发掘农业本身的潜质。安徽省绩溪县有大量的闲置土地,去年,“聚土地”团队联合阿里巴巴,在这里实施了“聚土地”项目,打造国内首个互联网“私人农场”。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认购一片土地,选择种植的作物。土地上的产出会定期寄给消费者。业内人士很看好这种模式。
农田变身实验室
北京农学院的蒋林树教授,每天早上醒来都要打开监测牛场的App,看看270头牛是否“开心”。这款软件可以统计分析出牛近期的生理指标趋势,然后调节通风、供水,增减饲料的投放量。这是全国第一个物联网试验牛场里的情景。
随着“互联网+农业”的深入,农田越来越像一个实验室。“互联网作为一个平台,不仅衍生出许多新的技术,也积累了很多数据,这有利于精确生产,同时能够对市场、价格的变化走向进行分析。从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来看,这是一个趋势。”宋洪远说。
当然,对于大数据在农业中的应用,毕慧芳有自己的想法:“对农业的一线生产者来说,真正的大数据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因为,大数据需要专业企业长时间、大量地采集和分析,才能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互联网的红利。”
在宋洪远看来,“互联网+农业”可能会改变农业的整个业态,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农业的生产、营销、服务都会有更科学的发展。(潘旭涛 杨霖怀 姚 琼)
2025未来科学大奖结果将于8月6日揭晓
中新网香港7月25日电 (记者 戴小橦)记者25日获悉,2025未来科学大奖得奖结果将于8月6日揭晓,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则将于10月22日至26日举行。 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卢煜明表示,今年是未...(4007)人阅读时间:2025-07-26向世界讲好三江源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首席专家连玉明访谈录 2024年7月28日,连玉明院长在曲麻莱县曲麻河乡多秀村调研,...(39953)人阅读时间:2025-07-25打造跨区域跨文化文旅盛宴
开平携手澳门启动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活动月 打造跨区域跨文化文旅盛宴 7月12日,由开平市人民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联合主办的“链接世界,编...(10057)人阅读时间:2025-07-22中国法院上半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0.3万件
中新社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全国大法官研讨班21日举行。记者从研讨班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0.3万件,同比下降10.3%。 其中,法院依法严惩暴力恐怖、邪教犯罪和涉枪涉爆、故意杀人、个...(4561)人阅读时间:2025-07-22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
中新社武汉7月17日电 (记者 马芙蓉)记者17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一种新稀土矿物,命名为“钕黄河矿”。 ...(4737)人阅读时间: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