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18日电 (记者 张素)中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工程重大地面试验17日收官,外界对此越发关注。此间专家在受访时介绍,“长征五号”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规模最大、技术跨度最大、创新点最多的一项。
记者注意到,“长征五号”火箭二级部段呈上大下小的“倒葫芦形”,这是中国火箭首次采用这种外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征五号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黄兵对此解释,这种设计是因为在环境大气压下,1立方液氢约为70公斤,1立方液氧约为1100公斤,在需求量相似的情况下,液氢储箱必须大于液氧储箱。
根据公开消息,“长征五号”芯级直径达到5米,比中国现役火箭的直径提高了近50%。发射时,它的体重将接近870吨,相当于15架波音737客机的重量总和,而其中近90%为液体燃料。主体火箭采用零下253℃的液氢和零下183℃的液氧作为燃料,它也由此得名“冰箭”。
“这是我们目前可用的推进剂组合中能力最大的一种。”黄兵说,中国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氢氧燃料的研制工作,经过几十年的科技攻关,终于在“冰箭”上成为了现实。
液氢液氧为推进剂,燃烧后产生水,可以实现无毒无污染。不过,低温燃料亦带来新的难题,比如液氢具有易燃易爆特点,工作人员在现场必须穿防静电的衣服和鞋,还要带上手套以免被冻伤。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因低温而凝结,火箭设计必须考虑防水设施。
液氢还具有极强的挥发性,而火箭发射时尾部火焰温度将达到3000℃,如若隔热不当,液氢有可能消耗殆尽。黄兵介绍,通过绝热方式对火箭进行严格控制,绝热层虽仅仅几厘米厚,但就像是一件“防寒服”那样保证火箭不被热量“入侵”。
此外,全新研制的发动机与以往的普通发动机相比,能把为排除废气而损失的部分能量再利用起来。长征五号火箭芯二级发动机技术负责人刘中祥说,新的技术方案使发动机的综合效率性能提高了10%左右。
据统计,“冰箭”研制项目自2006年立项以来,全面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多达12个大项、200多个小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长征五号副总设计师娄路亮表示,重大地面试验成功后,火箭研制工作基本告一段落,下一步将转入海南发射场合练。他说,“长征五号”的运载能力比现役火箭提升数倍,能把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提高到25吨,能够发射未来空间站的核心舱。而高轨道运载能力提高到14吨,可将“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送入月球轨道。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长征五号”,备受关注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七号”也崭露头角,今年上半年已在海南发射场完成合练工作,之后陆续开展了大型试验的相关工作,目前已全面开始首发火箭产品的准备工作。中国更大的重型运载火箭也在论证之中,预计将在2030年左右实现首飞。(完)
向世界讲好三江源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首席专家连玉明访谈录 编者按:《三江源调查》中文版新书发布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这是三江源研究院首次...(39875)人阅读时间:2025-07-25打造跨区域跨文化文旅盛宴
开平携手澳门启动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活动月 打造跨区域跨文化文旅盛宴 7月12日,由开平市人民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联合主办的“链接世界,编...(9995)人阅读时间:2025-07-22中国法院上半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0.3万件
中新社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全国大法官研讨班21日举行。记者从研讨班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0.3万件,同比下降10.3%。 其中,法院依法严惩暴力恐怖、邪教犯罪和涉枪涉爆、故意杀人、个...(4503)人阅读时间:2025-07-22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
中新社武汉7月17日电 (记者 马芙蓉)记者17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一种新稀土矿物,命名为“钕黄河矿”。 ...(4679)人阅读时间:2025-07-18上半年中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5.5%
中新社北京7月13日电 (记者 刘文文)记者13日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5%,投产新线301公里,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构建。 一批新线、新...(4829)人阅读时间: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