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日韩名记者对话会在京举行 80余位媒体代表参加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第二届中日韩名记者对话会20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80多位来自中日韩三国的媒体代表围绕“互联、互信、互利——面向未来的东亚区域合作”展开对话与讨论。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开幕式上致辞。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卢新宁、新华社副总编辑彭树杰参加对话会并在分议题上做主题发言。
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过去一年间,中日韩合作平台上的磋商和谈判日渐活跃,覆盖了环境保护、贸易、金融、运输、知识产权、卫生、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领域,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持续进行,中日韩投资协定于去年5月17日正式生效,举行网络安全事务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今年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三国合作进一步回归正轨,呈现新的发展机遇。如今,中日韩都成长为世界重要的经济体。三国总人口占世界的21.3%,经济总量占世界的21%,贸易总额占世界的16.7%,三国携手共进的全球影响力不言而喻。经济要发展,人民要往来,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大潮流不可违逆。他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中日韩三国合作的未来掌握在人民手中。我们三国媒体的使命就是在人民之间架设了解与互信的桥梁。”
日本经济新闻社常务执行董事竹冈伦示在发言中称,中日韩三国之间除了有被称作第一轨道的政治和外交关系以外,还有更坚固、更大、更宽的第二轨道的文化交流、民间交流的关系。他认为,“第二轨道是可以推动第一轨道的”。
韩国报业协会会长、中央日报社副会长宋弼镐表示,中国政府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促成东亚政治、经济、文化合作的优秀平台。只有把以韩中日为中心的东亚地区的活力和中亚地区丰富的资源、欧洲的先进技术与市场等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一带一路”才会为亚洲乃至欧亚大陆、全世界的发展与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作了闭幕式致辞。
第二届中日韩名记者对话会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环球时报社承办。与会嘉宾围绕“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日韩三方合作的未来、“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背景下三方合作的机遇与挑战、中日韩三国区域外合作给世界带来的改变、中日韩媒体相互报道中的“傲慢与偏见”等四个议题进行了坦诚交流和深入沟通。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5022)人阅读时间:2025-09-03让海洋牧场的“第一口鲜”走向大湾区餐桌
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取数 成为全球首个建成的下一代大型中微子实验装置 8月26日,科研人员在江门中微子实验运行控制室共同开启物理取数,鼓掌庆祝取数成功。 刘悦湘 摄 &n...(9944)人阅读时间:2025-09-02中国空军航空开放活动首次静态展示歼-20
中新网8月28日电 8月28日下午,国防部举行例行记者会,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答记者问。 记者:据报道,9月19日至23日,空军将在长春举办航空开放活动。请发言人介绍有关情况。 张晓刚:此次...(4614)人阅读时间:2025-08-291.2万架无人机点亮夜空,深圳经济特区45周年庆典震撼上演
8月26日是深圳经济特区45周岁的生日。连日来,深圳市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喜迎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 ...(10106)人阅读时间:2025-08-28深圳特区45周年|“创新之都”深圳 加速迈向全球数字先锋城市
2025年,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5周年。从1980年蛇口工业区响起“开山第一炮”,到如今成为全球公认的“创新之都”,...(10116)人阅读时间: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