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29日电 (马帅莎 郑莹莹 杨帆 李同)3月29日17时50分,中国首型固体捆绑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六号改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顺利将浦江二号卫星和天鲲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首飞成功,标志着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的型谱建设。
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火箭采用模块化、组合化、系列化发展途径,可通过助推器的调整,形成单芯级、捆绑2台固体助推器、捆绑4台固体助推器、捆绑通用芯级等多种构型,打造运载能力覆盖范围广、梯度合理,性价比高的运载火箭系列,可满足未来卫星多样化的密集发射需求。
据介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芯一、二级直径为3.35米,一级采用两台120吨推力的液氧/煤油发动机,二级采用一台推力18吨的液氧/煤油发动机,芯级捆绑4台2米直径的助推器。助推器采用两段式120吨推力固体发动机,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研制。火箭全箭总长约50米,全箭起飞重量约530吨,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不小于4吨。
它首次实现了中国运载火箭领域固液发动机的“跨界合作”,突破了固体助推器捆绑与分离技术、捆绑点大集中力扩散技术、固液捆绑联合摇摆控制等关键技术。依托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新建发射工位,长征六号改火箭可实现14天快速发射,满足中低轨道卫星高密度发射需求。
同时,火箭芯一级设置了“智能”健康诊断系统。“点火”指令下达后,芯一级液体发动机先点火,健康诊断系统进入工作模式,一旦出现非正常的突发状况,健康诊断系统将立刻做出判断,实施自动紧急关机,同时助推器的固体发动机将不再点火。此外,长征六号改火箭在国内首次采用伺服系统在线故障诊断与自适应重构技术。
据悉,在火箭发射前4小时,前端操作人员全部撤离塔架,火箭通过无人值守技术完成后续的发射流程。长征六号改火箭无人值守技术实现了中国在运载领域的三个“首次”:首次采用自动对接加注技术,可实现远程全流程推进剂自动加注;首次采用零秒脱落技术,火箭箭地连接器在起飞瞬间自动脱落;首次实现推进剂加注开始后,发射场前端无人员值守,有效保障了火箭发射任务的安全性,也是型号对“以人为本”理念的坚定践行。
此次发射的浦江二号卫星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科学试验研究、国土资源普查等任务。(完)
2025未来科学大奖结果将于8月6日揭晓
中新网香港7月25日电 (记者 戴小橦)记者25日获悉,2025未来科学大奖得奖结果将于8月6日揭晓,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则将于10月22日至26日举行。 2025未来科学大奖周程序委员会联席主席卢煜明表示,今年是未...(4050)人阅读时间:2025-07-26向世界讲好三江源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
——全国政协委员、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首席专家连玉明访谈录 2024年7月28日,连玉明院长在曲麻莱县曲麻河乡多秀村调研,...(39995)人阅读时间:2025-07-25打造跨区域跨文化文旅盛宴
开平携手澳门启动世界文化遗产嘉年华活动月 打造跨区域跨文化文旅盛宴 7月12日,由开平市人民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文化局联合主办的“链接世界,编...(10100)人阅读时间:2025-07-22中国法院上半年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0.3万件
中新社北京7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全国大法官研讨班21日举行。记者从研讨班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各级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50.3万件,同比下降10.3%。 其中,法院依法严惩暴力恐怖、邪教犯罪和涉枪涉爆、故意杀人、个...(4606)人阅读时间:2025-07-22中国科研团队发现新稀土矿物“钕黄河矿”
中新社武汉7月17日电 (记者 马芙蓉)记者17日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悉,该校联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研究院,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床主矿矿段的矿体中部,发现一种新稀土矿物,命名为“钕黄河矿”。 ...(4780)人阅读时间:2025-07-18